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3534231905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X射线镀层测厚仪工作原理详解:从荧光激发到厚度计算

X射线镀层测厚仪工作原理详解:从荧光激发到厚度计算

更新时间:2025-08-14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  X射线镀层测厚仪通过荧光激发与信号分析实现非接触式厚度测量,其核心原理可分为四个关键环节:
  1.高能X射线激发荧光
  仪器搭载微型X射线管(如钨靶或钼靶),发射能量可调的高能X射线束。当射线穿透镀层时,原子内层电子(如K层)被击出形成空穴,外层电子(如L层)跃迁填补时释放特征X射线荧光。例如,镍镀层在激发下会释放8.26keV的特征荧光,其能量与原子序数严格对应,成为元素识别的“指纹”。
  2.镀层-基底荧光信号分离
  镀层与基底元素不同时,二者荧光能量存在差异。仪器通过高分辨率硅漂移探测器(SDD)同时捕获两类荧光信号。以金镀层(Au)在铜基底(Cu)上的测量为例,金荧光(68.8keV)与铜荧光(8.05keV)在能谱图中形成独立峰位,通过多道分析器(MCA)实现信号分离。若镀层为合金(如锡铅合金),则需解卷积处理混合荧光信号。
  3.荧光强度-厚度数学建模
  厚度计算依赖两类模型:
  标准曲线法:预先测量不同厚度标准样品的荧光强度,建立厚度-强度数据库。例如,某仪器对0.1-10μm镍镀层的测量,通过20组标准样品拟合出二次多项式曲线,误差控制在±0.05μm内。
  薄膜FP法(基本参数法):基于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,输入镀层密度、基底吸收系数等参数,通过迭代算法直接计算厚度。该方法无需标准样品,适用于多层镀层(如Au/Ni/Cu三镀层)的同步分析。
  4.环境干扰补偿与校准
  温度波动(±5℃)会导致X射线管输出强度变化2%-3%,仪器通过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修正。基底粗糙度(Ra>0.8μm)会引发荧光散射,需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算法补偿信号损失。此外,每日开机需用纯金属标准片(如99.99%银片)进行能量刻度,确保能谱峰位定位精度优于±0.01keV。
  典型应用场景
  在半导体封装领域,该技术可测量BGA焊球表面0.5μm金镀层的均匀性,检测速度达200点/分钟,满足生产线实时控制需求。对于汽车电镀件,仪器能穿透0.02mm铬镀层,准确测量底层0.5μm镍层的厚度分布,为电镀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。

全国统一服务电话

0755-13534231905

电子邮箱:jisong0988@163.com

公司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多丽工业区

业务咨询微信